興銀理財權益投資部股票投資團隊負責人、資深投資經理李豐:含權類及“固收+”產品迎曙光期

 行业资讯     |      2025-07-05
“對於含權產品以及固收+產品等而言,2025年或將迎來發展的曙光期。”

2025年1月18日,由易趣財經傳媒、《金融理財》雜誌社主辦的金貔貅ⷧ쬥五屆中國金融創新與發展論壇暨2024年度“金貔貅獎”頒獎盛典在中國ⷥŒ—京京都信苑酒店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頂風踏浪 智贏未來】為主題,權威金融監管人士、行業協會領導、各大資管機構精英等近200人齊聚一堂,對新時代下的財富管理與資產配置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在上午的圓桌論壇環節,京華世家家族辦公室董事長聶俊峰、光大理財副總裁酈明、華夏理財副總裁賈誌敏、國華興益資管首席風險管理執行官牟聯光、渤海銀行財私部營銷總監付馨穎、恒豐理財權益與量化投資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李昆、雲南國際信托研發部總經理王和俊,以及興銀理財權益投資部股票投資團隊負責人(資深投資經理)李豐等8位業界精英,圍繞“資本市場改革與資管行業的新機遇”主題展開高談雄辯。

會上,興銀理財權益投資部股票投資團隊負責人、資深投資經理李豐在“資本市場改革與資管行業的新機遇”圓桌論壇環節分享觀點時指出,當前A股無風險收益率低至1.6%,為股票投資提供了較高的風險補償,市場環境對股票投資有利。然而,投資者對波動率的適應程度過高,導致權益市場雖上漲但含權產品規模擴張受限。展望2025年,權益市場有上漲空間,但債券市場波動性可能增加,投資者需調整風險偏好,含權產品和固收+產品有望迎來發展。

李豐首先指出,盡管自去年9月份以來資本市場的表現各異,但股票投資的關鍵指標之一——A股的無風險收益率卻極易被投資者所忽視,我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現已跌至1.6%附近,這意味著,在當下投資任何權益資產時,都能獲得較高的風險補償。

為更好說明“風險補償”這一概念,李豐舉例解釋道,回望2021年,權益市場處於高位,對於大多數投資者,尤其是投資公募組合的投資者來說,當時的創業板核心資產的風險補償為負值,其原因在於那時債券收益率較高,同時股票市盈率也處於高位,多重因素疊加發力之下致使風險補償數值為負。時至今日,風險補償率已攀升至接近6%的水平,這意味著,盡管債券收益率下行或許反映出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擔憂等因素,但對於股票投資而言,這實際上為權益市場營造了一個高估值的環境,提供了良好的估值修複空間。從這一點來看,當前股票市場的投資環境十分有利,這是既定的事實。

在表明當下股票市場有利發展麵後,李豐接著指出該市場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自去年9月份後,權益市場出現了大幅上漲的情況,但多數含權產品在規模擴張上卻麵臨阻礙。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包括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持續性缺乏信心,以及對市場暴漲暴跌的擔憂等,但李豐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投資者對波動率的習慣性適應程度過高。這一問題的根源在於,在過去幾年,從2022年到2024年,市場上低波動的資產表現得一直很好,一方麵提供了可觀的收益,一方麵也保證了較好的持有體驗感。正是因為這種資產的存在,使得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變得極低,甚至產生了依賴感,不願意去嚐試具有波動的投資產品。

最後,對於2025年資本市場的展望,李豐先是高度概括上述兩點“預期差”前瞻:一方麵,權益市場具備上漲空間;另一方麵,在貨幣政策的嗬護下,債券市場仍然具備投資價值,但或許無法保證在2025年繼續維持低波動運行。投資者對低波動率的苛求將有可能會逐漸修正。在這兩點背景下,李豐認為,對於含權產品以及固收+產品等而言,2025年將迎來發展的曙光期。

來源:行長速覽

原標題:興銀理財權益投資部股票投資團隊負責人、資深投資經理李豐:權益市場具備上漲空間,含權類及“固收+”產品迎曙光期